記錄:路線、課程/心得、分享
2025/02/21
我在西穗山莊時,FB 跳出一個貼文回顧,是 13 年前的同一天,我第一次看見下雪,當時的興奮還歷歷在目,那時還是登山新手的我爬的第三座百岳就是雪山,第一次看見雪山圈谷的震撼,隨後爬上軟雪陡坡的艱辛,以及登頂雪山的成就感,我想我就是從那時愛上登山的吧!
為了能不受限的在各種季節氣候都能安全的享受登山,我在四年前就報名過雪訓課程,無奈台灣的雪況太不穩定,安排好的課程時間能不能出行還要看老天臉色,後來因為雪量太少只好退費。
還好離台灣很近的日本有這麼好的場地可以進行雪地訓練,於是這次就跟著「山問攀登 The Great Hunger」到西穗山莊開始 5 天的雪訓之旅。
第一天在前往平湯溫泉旅館的路上,看見遠方的樹上點點的雪花,像是滿山的梅花樹,隨著巴士繼續前進,遠方的山頭像蓋滿了糖霜,我跟夥伴一路上克制不住興奮之情頻頻拿出手機拍照錄影,殊不知接下來 4 天有看不完的雪。
抵達山莊後礎豪教練講解裝備的使用,接著完成山莊外的雪坡冰爪練習。
吃完豐盛美味的飛驒牛大餐後就到了最期待的溫泉時間,這裡有數個溫度不同的戶外溫泉池,最特別的是池邊是滿滿的積雪,想到我是全身赤裸在雪地中就覺得非常的不真實,甚至還光腳去踩踩雪確保那不是造景。赤裸在溫暖的溫泉池中,看著身旁的白雪,以及頭頂的星空陪伴,有種穿越時空回到最初被大自然擁抱的錯覺。
隔天一早我們驅車前往新穗高纜車,可以一邊享受底下的美景同時無痛上升高度,真的讓人羨慕日本的登山環境,畢竟台灣百岳可是一條纜車都沒有。在纜車站之間也有 mont-bell 可以補上不足的裝備,還有麵包店和伴手禮商店實在非常方便。
因為許久沒有重裝登山,所以這次背 15kg 走雪地其實蠻吃力,沒有帶登山杖的狀況下在軟雪中容易左右傾倒,讓外側肌肉加速緊繃。
而且軟雪中每一步都會下陷,等於步階都不小,所以沒多久就感覺到臀肌跟股四頭肌開始痠;好在不久後就聽到前方看見山莊的消息,讓我們全速前進衝向山莊!
在樹林後緩緩映入眼簾的是西穗山莊的紅屋頂,轉個彎後是一個巨大的可愛雪人歡迎我們的到來。

讓我驚艷的是進到山莊後,室內非常溫暖,前台有廚房供應各種不同料理,用餐區桌椅非常齊全,旁邊還有裝滿酒類和汽水的販賣機,再往內棟走有乾燥室,前面還有圖書室放滿漫畫和書籍,中間是一個更大的餐廳,接著上樓到臥室,有提供足夠暖和的被子以及枕頭,所以基本上來住這的登山客不用背寢具。感慨台日的登山環境差太多,這裡根本是天堂吧!



在山莊吃完美味的咖哩飯後,接著我們穿戴上各種裝備頂著 -10 度以下的低溫出發訓練。在教練的講解後,以硬底鞋搭配冰斧踢出雪階,一步步爬上硬滑的雪坡真的好走很多。回想上午什麼步法都不會的辛苦,大大襯托出這個技巧的重要。
後來奠基在這個步法之上,進一步學會冰爪的步伐更是有如神助,讓我們能夠安全省力的登上西穗丸山。學習這些技巧就如同遊戲中的技能樹般開枝散葉,我們的經驗也隨著不斷升級。



雪地美麗卻危險,為了迴避危險學習滑落制動是課程極重要的一環,模擬在陡峭的雪坡上失足滑落能以手中的冰斧將自身停止。
有趣的一環是我們必須先用屁股滑出溜滑梯,而後就像玩滑水道一般,躺著溜、趴著溜、上下顛倒溜都要能有效以冰斧讓自己停下。



最後一天的目標是前往西穗高岳。為了抵達目標,我們還需要得到一個重要技能:繩結,需要結成繩隊以確保同伴滑落時可以拉住他,繩的兩端就像是以信任相連的命運共同體。
熟練繩結打法後迎來登頂日,這天陽光普照、萬里無雲,一路上連綿的山巒包圍著我,欣賞大景的同時也與身邊夥伴聊著下次要再來登哪座山。
就這樣路過了西穗丸山(2452m),再爬上暴露感高的冰岩混合稜線後,我們登頂西穗獨標(2701m),比預期快了 1 小時!但最難的還是下結冰的陡坡,還好教練決定不繼續前往西穗高岳,後來光是從獨標回頭就花了不少時間。

下山後我們也沒閒著,還有另一個重頭戲:雪地搭帳。沒錯,今晚要體驗睡在雪上!
首先我們要學進擊的巨人發動地鳴把雪地踏平,這樣才有紮實平穩的睡床,再來搭帳前還需要築矮牆來擋風。
雖然花了不少的力氣和準備,但這一晚還是不意外的冷到睡不著。一路半睡半醒,最後一次醒來看錶是 5 點半,內心雀躍的是終於熬到天亮了!
有了這次經驗就很清楚睡袋上寫的舒適溫度跟極限溫度的意義,極限溫度只是保證不會凍死,但不保證睡得著,這次完全是一個跳脫舒適圈的體驗!


小時候看著登山家的紀錄片或演講,憧憬他們海外登雪山的經歷,看著也前行著,默默地我現在也站在這了,有足夠的體力、合格的技術、與可靠的夥伴,讓我能自由地追尋這至高的體驗。
感謝 山問攀登 The Great Hunger 的照顧以及礎豪教練的細心指導


部分照片來自 楊礎豪 Yang Chu Hao
從裝備到實戰:日本西穗高岳初階雪訓心得 ◎學員高瑞甫
為什麼會喜歡雪?我這樣問自己。是因為雪景不常見,因為雪的柔軟潔白,因為在雪的冰封下使大地展現寧靜的美。但同時它也讓環境變得嚴峻危險,當我去適應它,學習與之共處,自然獎勵我的方式是給我難得一見的美景。
我在西穗山莊時,FB 跳出一個貼文回顧,是 13 年前的同一天,我第一次看見下雪,當時的興奮還歷歷在目,那時還是登山新手的我爬的第三座百岳就是雪山,第一次看見雪山圈谷的震撼,隨後爬上軟雪陡坡的艱辛,以及登頂雪山的成就感,我想我就是從那時愛上登山的吧!
為了能不受限的在各種季節氣候都能安全的享受登山,我在四年前就報名過雪訓課程,無奈台灣的雪況太不穩定,安排好的課程時間能不能出行還要看老天臉色,後來因為雪量太少只好退費。
還好離台灣很近的日本有這麼好的場地可以進行雪地訓練,於是這次就跟著「山問攀登 The Great Hunger」到西穗山莊開始 5 天的雪訓之旅。
攝影/楊礎豪
第一天在前往平湯溫泉旅館的路上,看見遠方的樹上點點的雪花,像是滿山的梅花樹,隨著巴士繼續前進,遠方的山頭像蓋滿了糖霜,我跟夥伴一路上克制不住興奮之情頻頻拿出手機拍照錄影,殊不知接下來 4 天有看不完的雪。

抵達山莊後礎豪教練講解裝備的使用,接著完成山莊外的雪坡冰爪練習。


吃完豐盛美味的飛驒牛大餐後就到了最期待的溫泉時間,這裡有數個溫度不同的戶外溫泉池,最特別的是池邊是滿滿的積雪,想到我是全身赤裸在雪地中就覺得非常的不真實,甚至還光腳去踩踩雪確保那不是造景。赤裸在溫暖的溫泉池中,看著身旁的白雪,以及頭頂的星空陪伴,有種穿越時空回到最初被大自然擁抱的錯覺。

隔天一早我們驅車前往新穗高纜車,可以一邊享受底下的美景同時無痛上升高度,真的讓人羨慕日本的登山環境,畢竟台灣百岳可是一條纜車都沒有。在纜車站之間也有 mont-bell 可以補上不足的裝備,還有麵包店和伴手禮商店實在非常方便。


因為許久沒有重裝登山,所以這次背 15kg 走雪地其實蠻吃力,沒有帶登山杖的狀況下在軟雪中容易左右傾倒,讓外側肌肉加速緊繃。
而且軟雪中每一步都會下陷,等於步階都不小,所以沒多久就感覺到臀肌跟股四頭肌開始痠;好在不久後就聽到前方看見山莊的消息,讓我們全速前進衝向山莊!


在樹林後緩緩映入眼簾的是西穗山莊的紅屋頂,轉個彎後是一個巨大的可愛雪人歡迎我們的到來。


讓我驚艷的是進到山莊後,室內非常溫暖,前台有廚房供應各種不同料理,用餐區桌椅非常齊全,旁邊還有裝滿酒類和汽水的販賣機,再往內棟走有乾燥室,前面還有圖書室放滿漫畫和書籍,中間是一個更大的餐廳,接著上樓到臥室,有提供足夠暖和的被子以及枕頭,所以基本上來住這的登山客不用背寢具。感慨台日的登山環境差太多,這裡根本是天堂吧!






在山莊吃完美味的咖哩飯後,接著我們穿戴上各種裝備頂著 -10 度以下的低溫出發訓練。在教練的講解後,以硬底鞋搭配冰斧踢出雪階,一步步爬上硬滑的雪坡真的好走很多。回想上午什麼步法都不會的辛苦,大大襯托出這個技巧的重要。
後來奠基在這個步法之上,進一步學會冰爪的步伐更是有如神助,讓我們能夠安全省力的登上西穗丸山。學習這些技巧就如同遊戲中的技能樹般開枝散葉,我們的經驗也隨著不斷升級。





雪地美麗卻危險,為了迴避危險學習滑落制動是課程極重要的一環,模擬在陡峭的雪坡上失足滑落能以手中的冰斧將自身停止。
有趣的一環是我們必須先用屁股滑出溜滑梯,而後就像玩滑水道一般,躺著溜、趴著溜、上下顛倒溜都要能有效以冰斧讓自己停下。
攝影/楊礎豪
攝影/楊礎豪
攝影/楊礎豪
滑落制動課程結束後,大家看著美麗的夕陽捨不得回山屋,我則是覺得腳趾很凍跟著教練先回去取暖了,結果等著等著一小時過了還不見其他人回來,想說拍照不可能拍這麼久吧,後來才得知是慧元的手機遺失在雪地中,一群人找了許久未果。
當下其實有點內疚,我知道慧元工作需要接很多電話,手機對他來說非常重要,卻只有我狀況外沒有幫到忙。
我提議晚餐後再兩人一起去找,說出口的瞬間其實有點天人交戰,因為白天吹風後其實有點小頭痛,再加上晚上視線不好,夜晚的雪地又冷,不知道會找多久。但我知道如果不去的話我心裡一定不會放過自己,另一方面是為了多年的好友,這個忙是幫定了!
把所有的保暖衣服穿上身後,我們兩人拿著一把雪鏟跟冰斧出發!
到了練習滑落的地點,一開始沒什麼目標的亂鏟,後來看這樣漫無目標也不是辦法,慧元提出還是相信 GARMIN 手錶的手機定位功能,靠近手機時手錶就會顯示綠色標示,像是在用金屬探測器般把範圍縮小到一坪大的空間,雪鏟冰斧交替地挖,還要不時注意手機會不會混在雪堆被丟出去了。
大概挖了有 10 公分,雪鏟碰到黑色物體,起初以為是石頭,慧元馬上蹲下查看,興奮的大叫是手機!本不報期望,真的沒想到可以找到,而手機附近的冰雪已被壓硬,用雪鏟硬挖會傷及手機,只能慢慢徒手挖出,像極在雪地挖化石的考古學家。這個計畫外的雪地尋寶課,真是一個很難忘的插曲。
當下其實有點內疚,我知道慧元工作需要接很多電話,手機對他來說非常重要,卻只有我狀況外沒有幫到忙。
我提議晚餐後再兩人一起去找,說出口的瞬間其實有點天人交戰,因為白天吹風後其實有點小頭痛,再加上晚上視線不好,夜晚的雪地又冷,不知道會找多久。但我知道如果不去的話我心裡一定不會放過自己,另一方面是為了多年的好友,這個忙是幫定了!
把所有的保暖衣服穿上身後,我們兩人拿著一把雪鏟跟冰斧出發!
到了練習滑落的地點,一開始沒什麼目標的亂鏟,後來看這樣漫無目標也不是辦法,慧元提出還是相信 GARMIN 手錶的手機定位功能,靠近手機時手錶就會顯示綠色標示,像是在用金屬探測器般把範圍縮小到一坪大的空間,雪鏟冰斧交替地挖,還要不時注意手機會不會混在雪堆被丟出去了。
大概挖了有 10 公分,雪鏟碰到黑色物體,起初以為是石頭,慧元馬上蹲下查看,興奮的大叫是手機!本不報期望,真的沒想到可以找到,而手機附近的冰雪已被壓硬,用雪鏟硬挖會傷及手機,只能慢慢徒手挖出,像極在雪地挖化石的考古學家。這個計畫外的雪地尋寶課,真是一個很難忘的插曲。

最後一天的目標是前往西穗高岳。為了抵達目標,我們還需要得到一個重要技能:繩結,需要結成繩隊以確保同伴滑落時可以拉住他,繩的兩端就像是以信任相連的命運共同體。
熟練繩結打法後迎來登頂日,這天陽光普照、萬里無雲,一路上連綿的山巒包圍著我,欣賞大景的同時也與身邊夥伴聊著下次要再來登哪座山。
就這樣路過了西穗丸山(2452m),再爬上暴露感高的冰岩混合稜線後,我們登頂西穗獨標(2701m),比預期快了 1 小時!但最難的還是下結冰的陡坡,還好教練決定不繼續前往西穗高岳,後來光是從獨標回頭就花了不少時間。


下山後我們也沒閒著,還有另一個重頭戲:雪地搭帳。沒錯,今晚要體驗睡在雪上!
首先我們要學進擊的巨人發動地鳴把雪地踏平,這樣才有紮實平穩的睡床,再來搭帳前還需要築矮牆來擋風。

雖然花了不少的力氣和準備,但這一晚還是不意外的冷到睡不著。一路半睡半醒,最後一次醒來看錶是 5 點半,內心雀躍的是終於熬到天亮了!
有了這次經驗就很清楚睡袋上寫的舒適溫度跟極限溫度的意義,極限溫度只是保證不會凍死,但不保證睡得著,這次完全是一個跳脫舒適圈的體驗!



小時候看著登山家的紀錄片或演講,憧憬他們海外登雪山的經歷,看著也前行著,默默地我現在也站在這了,有足夠的體力、合格的技術、與可靠的夥伴,讓我能自由地追尋這至高的體驗。

感謝 山問攀登 The Great Hunger 的照顧以及礎豪教練的細心指導
攝影/楊礎豪
攝影/楊礎豪